歆医荟 - 欢迎加入,医药专家分享交流社区客服
首页关注
发布发布文章
搜索
长效TPO-RA早期介入在ITP中的临床价值
歆语健康发布于 1周前
添加收藏专家
作者导语

ITP是一种以血小板生成不足、破坏加速为核心机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一线以糖皮质激素等传统方案为主,但该类方案存在疗效与安全性方面的一系列局限性。因此,在新诊断患者的一线治疗优化、难治性患者的疗效突破及慢性患者的长期管理等关键领域,临床需求仍未得到充分满足。

长效TPO-RA近年来凭借明确的作用机制与丰富的循证证据,逐渐成为ITP治疗的重要选择。本文围绕长效TPO-RA在ITP临床实践中的关键应用场景,结合具体临床研究数据,系统梳理其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01

ITP患者一线治疗中,长效TPO-RA联合激素有哪些协同优势?


在ITP的一线治疗中,糖皮质激素虽为传统标准方案,但其疗效持久性差、复发率高,且长期使用易引发代谢紊乱、感染及骨质疏松等严重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额外健康负担。近年来,长效TPO-RA作为促血小板生成的有效手段,被尝试用于ITP患者的激素联合治疗,旨在弥补单一激素治疗的不足。

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1,纳入60例急性出血的ITP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接受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罗普司亭治疗和仅接受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罗普司亭治疗组在第6周和第8周的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大剂量地塞米松单药治疗组(P值分别为0.035和0.028),且联合治疗组所需的类固醇激素累计剂量更低。

从该研究结果来看,大剂量地塞米松与罗普司亭的联合方案,可作为急性出血的ITP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其优势在于既弥补了激素单药治疗的疗效短板,又降低了糖皮质激素的总使用量。

02

ITP患者使用长效TPO-RA能否有效改善糖皮质激素依赖,降低激素相关风险?


糖皮质激素虽为ITP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但其临床局限明显,持久应答率仅10%-25%,且长期使用易引发库欣综合征、感染风险升高及代谢异常等严重副作用,给患者长期治疗带来负担。而以罗普司亭为代表的长效TPO-RA,通过特异性刺激血小板生成,在稳定维持血小板计数的同时,可有效减少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依赖,其“激素节约效应”已通过多项临床研究得到验证。

一项整合分析4纳入了两项为期6个月的安慰剂对照III期试验及一项为期3年的开放标签延伸试验数据,共涉及83例接受罗普司亭治疗的患者与42例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从III期试验结果来看,罗普司亭组患者的糖皮质激素使用率从30%降至26%,而安慰剂组始终维持在30%以上;更关键的是,每100周的罗普司亭治疗可帮助患者减少7周的激素暴露时间,直接降低激素长期使用的累积风险。

在后续为期3年的开放标签延伸试验中,这一“激素节约效应”进一步凸显:101例持续接受罗普司亭治疗的患者,糖皮质激素使用率从35%显著降至20%(P=0.0003);且每100周的额外治疗可再减少8周激素暴露,同时在仍需使用激素的患者中,泼尼松平均日剂量从15mg降至5mg,大幅降低了激素的用药强度。此外,罗普司亭最长达5年的长期治疗数据证实了良好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可通过降低激素相关副作用发生率,切实改善ITP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临床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激素节约型”治疗选择。
03

新诊断ITP患者一线激素治疗反应不佳时,早期使用长效TPO-RA的疗效如何?


对于新诊断且一线激素治疗反应不佳的ITP患者,治疗需求聚焦于“快速建立止血保护、稳定维持血小板水平、减少长期用药依赖”,而早期引入长效TPO-RA可针对性满足这些需求,其疗效从短期升板效率、中期缓解稳定性及停药后疾病控制三个核心维度得到验证,能有效改善这类患者的治疗结局。

一项前瞻性II期单臂研究2纳入了75例新诊断或持久期(病程≤6个月)成人ITP患者,这些患者在接受过激素等一线治疗后反应不佳。研究给予患者每周罗普司亭治疗12个月,并动态调整剂量以维持血小板在50–200×109/L。从短期疗效来看,93%的患者在治疗期间至少1次达到血小板≥50×109/L,且中位首次应答时间仅为2.1周,证明早期使用长效TPO-RA能快速为患者建立临床所需的止血保护;从中期疗效维度,61%的患者在12个月治疗周期内,有≥11个月持续维持应答状态,体现其不仅能短期升板,更能显著提升血小板计数稳定性、延长缓解时长;更具临床价值的是停药后的疗效延续性,约32%的患者在停用罗普司亭后,仍能维持≥6个月的无治疗缓解(TFR),进一步说明早期引入长效TPO-RA可切实为患者带来更持久的疾病控制效果。
04

TPO-RA在不同病程ITP患者中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早期应用可带来哪些优势?


随着长效TPO-RA在ITP治疗领域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积累,其临床应用愈发广泛,长效TPO-RA在ITP中的最佳应用时机也成为临床关注的核心问题。一项针对罗普司亭的研究亚组分析3为此提供了关键参考,该分析共纳入1037例成人ITP患者,按病程分为两组:311例病程≤1年的新诊断/持续性ITP患者,以及726例病程>1年的慢性ITP患者。 

从整体疗效来看,两类病程患者接受TPO-RA(罗普司亭)治疗后,核心的血小板提升效果呈现高度一致性,两类患者的基础血小板反应率(血小板计数≥50×109/L)均达86%-87%;即便采用更严格的“≥75%检测时间达到血小板反应”标准,反应率仍稳定维持在71%-74%。同时,两组患者的首次血小板反应时间一致,均仅需2周即可快速改善血小板水平。

而在无治疗缓解率这一关键预后指标上,病程≤1年的ITP患者表现出优势,接受TPO-RA治疗后,这类患者停药且无需任何ITP治疗、仍能维持血小板≥50×109/L持续≥6个月的比例达16%,而病程>1年的慢性ITP患者这一数据仅为6%。这一数据说明,长效TPO-RA早期应用有助于帮助患者实现无治疗缓解,减少长期用药负担,改善疾病长期预后。

05

长效TPO-RA长期应用于ITP患者的安全性是否可靠,核心风险能否有效控制?


长效TPO-RA在ITP治疗中的疗效已通过多项循证研究验证,而其长期应用的安全性是临床决策的另一核心考量。一项回顾性研究5针对以罗普司亭为代表的长效TPO-RA展开长期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其长期应用安全性整体可靠,核心风险可控。

从不良事件(AE)来看,98%的长期用药患者报告AE,但多为轻中度,常见类型为头痛、鼻咽炎、疲劳等,仅4%的患者因AE停药;治疗相关严重不良事件(SAE)发生率仅8%,其中骨髓网状纤维增多多为轻度良性,停药后可恢复至基线水平,且该现象在其他TPO-RA中也有类似报道,属于药物类效应,临床意义有限。

而血栓事件的总体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似,且血栓发生与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无关联。因此,长效TPO-RA长期应用安全可靠,仅需遵循逐渐减量原则,避免停药后反弹血小板减少。

总 结

本文围绕长效TPO-RA在ITP治疗中的核心临床场景,结合具体循证数据,明确了其多维度应用价值:长效TPO-RA联合激素治疗疗效显著高于激素单药治疗;在改善激素依赖方面,长效TPO-RA的“激素节约效应”明确,长期治疗可使激素使用率从35%降至20%,并减少激素暴露时间与用药强度;针对一线激素反应不佳的患者,早期使用长效TPO-RA能快速建立止血保护,中位首次应答时间仅2.1周,且32%的患者可实现停药后≥6个月的无治疗缓解;在不同病程患者中,长效TPO-RA的早期应用(病程≤1年)有助于提升无治疗缓解率,减少患者长期用药负担;长期安全性方面,长效TPO-RA的不良事件多为轻中度,血栓、骨髓网状纤维增多等核心风险可控。

综合来看,长效TPO-RA凭借“快速升板、稳定缓解、减少激素依赖、长期安全”的综合优势,已成为ITP治疗中覆盖全病程、满足多场景需求的关键药物,为临床优化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重要支撑。未来需进一步积累真实世界数据,以更精准地指导个体化用药。





参考文献

1.Pandey T, et al. 2025 EHA. Abstract PB3672.

2.Michel M, et al. Hematology. 2011;16(5):274-277.

3.Newland A, et al. Br J Haematol. 2016;172(2):262-273.

4.Kuter DJ, et al. Br J Haematol. 2019;185(3):503-513.

5.Vishnu P, et al. J Blood Med. 2016;7:99-106. Published 2016 May 25.

作者:歆语健康
Copyright © 2017 上海歆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7024312号-1|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歆语健康—上海歆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沪)-非经营性-2022-0087
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我的关注我的收藏我的动态常见问题反馈建议我的客服分享推广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