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多发于老年患者,但老年肿瘤患者普遍存在着进行性器官功能下降、多种慢病共存等特殊性,在治疗老年NHL患者时,如何平衡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应采取怎样的治疗方案?
NHL在全球及中国国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NHL占所有恶性淋巴瘤的近90%。恶性淋巴瘤已进入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前十位。1从年龄分布看,国外恶性淋巴瘤(包括NHL)发病呈双峰曲线:15岁到35岁青年群体和60岁到85岁老年群体(骆驼式高峰)。我国NHL以中老年为主体,老年病人居多。2
问题二
化疗仍是老年NHL患者的主要治疗策略,但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较差,在临床实践中,如何根据化疗方案的风险等级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以避免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N)的发生?
引起中老年人骨髓抑制的因素包括年龄、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蒽环类药物)5、骨髓造血器官是否接受过放疗、营养状况等。治疗前需充分评估这些高危因素,其中年龄因素尤为重要。国内外指南(如CSCO、NCCN等)均强调,老年患者应用细胞毒性药物或骨髓抑制药物时,需采取一级预防:化疗后48-72小时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含长效制剂),以保护骨髓、延缓白细胞下降。若65岁以下患者首个疗程出现3-4度骨髓抑制,下一疗程需启动二级预防,即在化疗后预防性使用G-CSF。
问题三
在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治疗过程中,严重CIN的发生率可达60%甚至更高。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贵中心的基本情况,并结合您的丰富的临床经验,谈一谈拓培非格司亭等G-CSF类药物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化策略与关键的注意事项?
南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诊治中心(天津市人民医院)是天津市五大医学中心之一,是综合性医院中规模最大的肿瘤诊疗中心,开放315张专业肿瘤床位,肿瘤床位数仅次于肿瘤专科医院。中心共分六个科室,包括肿瘤一科(肺癌、放疗)、肿瘤二科(中西医结合)、肿瘤三科(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消化道肿瘤)、肿瘤介入治疗科、肿瘤放射治疗科等。中心设有专门的恶性淋巴瘤课题组,开展一线治疗、二线治疗及抗淋巴瘤新药临床试验。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为国家级,近五年完成29项恶性淋巴瘤新药Ⅰ-Ⅲ期临床试验,如PI3K抑制剂相关成果发表于影响因子40.8分的国际期刊,部分药物已进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审评。
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应用方面,采用短效与长效制剂结合的策略用于骨髓抑制预防及治疗。护理团队通过实践总结出关键操作细节:上臂注射时需避免刺入三角肌(易导致药物快速代谢失效),应精准刺入皮下组织;推荐首选脐周腹部皮肤注射,利用腹部皮下脂肪层较厚的特点,确保药物缓慢吸收、持续起效,尤其适用于长效制剂。这些细节操作对提升老年患者治疗安全性与依从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